全臺地方誌大集合!13 組地方誌現正展出中。如果在逛展時有看到喜歡的刊物,歡迎填表預購,把全臺各地的地方採集風景帶回家!
「地域設計」展區|或者書店
或者書店座落在新瓦屋客家園區內,以獨立書店、生活選品和蔬食餐飲的複合式型態經營,有竹北最美的獨立書店之稱。或者致力於在新竹打造「分散式美術館」,以「五感體驗」的策展概念拓展文化事業。
在或者規劃的「地域設計」展區,邀請到基隆的《海想知道》、新莊的《新莊騷》、新竹香山的《手工孢子》與彰化的《炯話郎》。各團隊從藝術與設計的思想出發,透過刊物出版、品牌設計、藝術共創與藝文資源的串聯,與在地共融共生。
或者書店
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 123 號
周一至周四 10:00-18:00, 周五至周日 10:00-21:00

星濱山共創工作室《海想知道》
「希望刺激讀者去思考『土地』與『創作』之間各種轉
化、媒合的可能性。」

好匯造事工作事《新莊騷》
「你以為很悶其實很騷的新莊探索主題誌。」

孢子蒝 LivelyLand 《手工孢子》
「有創業故事與產業秘辛,搭配在地 DIY 玩物送給有蒝人!」

白色方塊工作室 《炯話郎》
「也許有那麼一天,我們都能炯炯有神說著我們的城市,
彰化。」
「採集共創」展區|玫瑰色二手書店
玫瑰色二手書店活化老屋,打造一個讓二手書再生的文化空間,給予書本們新的歸宿,也讓新竹的愛書人們有個舒適自在的閱讀好去處。在經營書店之餘,店主阿金和姵汝也和「色員」們保持緊密、開放的關係,經常碰撞出許多有趣的火花。
這次在玫瑰色規劃了「採集共創」展區,邀請到竹東的《逐步東行》、高雄的《大雄誌》與花蓮的「寫寫字工作室」。這三組團隊沒有固定的成員,每期召集對於在地書寫有興趣的校內學生或社會人士,持續挖掘家鄉的多元面貌。
玫瑰色二手書店
新竹市北區集賢街 19 號
周五至周三 12:00-21:00(周四公休)

逐步東行《逐步東行》
「一群尋找家鄉原色的國中生,奔走於街坊巷道,採集竹
東的光影聲色!」

落南文化工作室《大雄誌》
「翻開一本屬於高雄的感動。」

寫寫字工作室 系列出版品
「每年的刊物名稱不同,團隊會選擇不同的主題,讓大家
認識花蓮!」
「地方記憶」展區|清大水木書苑
若說到新竹的獨立書店,不能不提到位於清大校園內的水木書苑。在新竹深耕30年,水木蘇老闆來積極地參與新竹各類藝文活動:從綠市集、獨立書店文化協會,再到台灣友善書業合作社,期望打造一個「美好生活的共同想像」,讓新竹「成為一個黏人的地方。」
在清大水木書苑規劃的「地方記憶」展區,邀請到中和華新街的《緬甸街》、桃園龜山的《龜山不是島》與彰化員林的《員林紀事》。這三本透過紀錄街區共同生活記憶,連結社群與地方,並傳遞多元在地議題與樣貌。
清大水木書苑
清華大學風雲樓一樓(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 101 號)
周一至周五 10:00-19:00

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《緬甸街》
「帶你嚐一口道地的南洋味,挖掘你有所不知的緬甸街!」
龜山不是島編輯團隊《龜山不是島》
「透過在龜山生活的人,帶你認識『龜山-不是島』。」

好好生活書店《員林紀事》
「生活不在他方,而在地方。」
「跨域提案」展區|江山藝改所
若說到新竹的獨立書店,不能不提到位於清大校園內的水木書苑。在新竹深耕30年,水木蘇老闆來積極地參與新竹各類藝文活動:從綠市集、獨立書店文化協會,再到台灣友善書業合作社,期望打造一個「美好生活的共同想像」,讓新竹「成為一個黏人的地方。」
在江山藝改所規劃的「跨域提案」展區,邀請到關注地方創生的「甘樂文創」、熱愛南方氣息的《透南風》與一期一產地的潮農雜誌《不二味》。這三組團隊走出地域的限制,以獨到的觀點和方法探索地方,分享臺灣的人文故事與產地風土。
江山藝改所
新竹市東區興達街 1 號
營業時間為 14:20-22:00,每月公休日詳見粉專

甘樂文創《甘樂誌》
「循著土地的痕跡,忠實記錄耕耘臺灣的人,為紛擾的土
地帶來純真的感動。」

透南風工作室《透南風》
「藉著書寫與影像,傳達南方特有的文化,還有隱含的溫
暖舒服的地方美學。」

旅人食通信《不二味》
「日本《食通信》正式授權,《不二味》是屬於新世
代的潮感食農雜誌!」